在线免息股票配资_股票配资经验_在线股票配资门户

在线免息股票配资_股票配资经验_在线股票配资门户 你的位置:在线免息股票配资_股票配资经验_在线股票配资门户 > 在线股票配资门户 >

正规可靠实盘配资炒股平台 广东人深藏的美食宝地,好吃不输潮汕顺德,不红简直没道理。_阳江_广州_口感

发布日期:2025-08-02 21:43    点击次数:129

正规可靠实盘配资炒股平台 广东人深藏的美食宝地,好吃不输潮汕顺德,不红简直没道理。_阳江_广州_口感

如果不是出差要去荔枝产地正规可靠实盘配资炒股平台,我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要来 阳江一趟。

印象中,这座城市 以豆豉、刀具和海岛闻名,在吃的方面远不如广州顺德潮汕等地那么出圈。

然而原本计划的2天行程,最终变成了整整5天,因为阳江的好吃密度实在太高 ,根本吃不完!

早上一碗细薄软滑的 河粉,就给我吃到想要来定居……什么级别的豪华早餐,浇头能点到现炸脆皮厚切大肠头啊?!

还可以配一碗醇香的清汤牛腩牛杂甚至胸口油,下肚神清气爽 当牛马都有了动力。

展开剩余97%

中午吃猛火爆炒的 鹅乸饭,鹅肉和米饭都焦香四溢、粒粒分明;

晚上在河边吃皮脆肉香的 白切鸡,再来一碗沁凉香浓的 杏仁茶配杏仁豆腐,生活不过如此啊……

即使在遍地美食的广东省,阳江 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独家好味。

它依山傍海,食材已然胜出不少地方。但在追求本味之外,阳江人绝不仅仅是纯吃食材,也 有独到审美和烹饪巧思。

比如这盘听起来普普通通的 番茄夹蛋,是将咸蛋黄蒸熟压扁后填进番茄油炸,再用番茄汁白醋白糖调汁勾芡,酸甜咸香还有浓浓果味,让人惊叹本地人的美食智慧。

再比如本地特色的 程村蚝,作为国家地理标品,肥美鲜甜程度不输北方的冷水蚝,阳江人更是开发出了 几十种吃法,盐焗、酱烤、酥炸等等,皆是精彩。

问了问懂吃的广州朋友,才知道,原来阳江早就是广东人度假首选宝地!风景美到堪称"本地巴厘岛",而且市区还有密密匝匝的美味小店……要不是广东人嘴严,否则 阳江大概已经成了爆火的美食目的地。

距离广州不过一个多小时高铁,无论美食还是美景,阳江都值得你专程来一趟。

PS,所有推荐店铺以及地址都放在文末啦!被馋到的话,记得发给你的朋友一起出发吃起来~

01粤西小吃天堂

从早到晚都是宝藏

判断一座城市是不是"美味",往往不在于大菜的复杂程度,而是一日三餐的美味密集程度。

阳江的美味,在吃了一圈本地的米粉之后,就已经信心十足了。

广州朋友赞赏说,粤西的粉店,功力都基本远超广州。吃口既 保留米香,又能提升口感,即使是非常薄的河粉,都依然有恰到好处的弹滑度。 (猜测本地并非纯米浆派,有些会自己调配比例,但大多把控得当)

其中 猪肠碌是当仁不让的C位,从早餐到夜宵,你都能看到 它的身影。

它因外形圆条似猪肠而得名,用薄粉皮卷着炒河粉制成。 外层柔薄,内部弹爽,双重口感,完美体现了阳江人对粉的审美:素,但绝不无聊。

配菜很简洁,主要是水嫩脆爽的豆芽,顶部撒香喷喷的芝麻,再淋些肉汁。

一口下去是 纯净质朴的浓郁米甜,紧接着咸鲜油润的口感又冒了出来,回味超级香。

如果觉得原味清淡,还可以蘸阳江当地的辣椒酱,或者酱油、牛腩汁、番茄酱,味道就更浓郁。

不过在早餐店,猪肠碌往往只是配角, 河粉才是王道。

阳江的河粉因为主要配汤或干捞,所以质地格外 细、软、薄,放眼整个两广都是独一份的存在。质地 轻软滑爽,顺着汤汁就溜进嘴里。

广州的河粉更宽更厚,比阳江的粉要弹;而近邻茂名的捞粉则更大片。

汤粉一般就是骨汤打底,最要吃的一定是 捞粉,因为阳江的捞粉是 用鸡油增香,而非单纯豉油/香油!

粉本身就足够能打,捞匀后 每根粉都裹着金灿灿的鸡油,入口香浓鲜美,鸡油特有的脂香让这碗清爽的素粉,顿时得到升华~

光吃粉还不够满足,粉店基本都会做 白切搭配着吃。

主要品类是各色牛杂和猪杂, 原汤煮熟切成小小一碟。即使是在广州潮汕, 也很少见到能把白切作为粉面浇头做到那么极致。

因为肉质好、分割精细,每种食材的风味、口感都不同,搭配同样素雅的河粉,竟然完全不觉得无聊!

我个人最爱的那必须是 牛胸口,切成薄片在煮肉的汤里汆烫个十几秒就捞出。

超级脆爽,嚼起来 满口奶香,蘸点辣酱一点都不腻。

牛肚最是厚实弹牙, 牛腩则软糯丰腴,此外还有 甘香油润的粉肠等等。

一碟白切的价格并不高,如果是和朋友一起来,一餐就可以把所有部位一网打尽。

一定一定要吃的,还有这盘 猪寸金。

所谓猪寸金,就是大肠头。从命名就可以看出阳江人对此部位的珍视,很多分店甚至会直接取名“xx寸金”。

这个部位不水煮,而是现点现炸,下单到上桌要10-15分钟,有耐心的人才能吃到这一口。

淋了皮水的 大肠皮酥脆如纸,色泽口感媲美酒楼出品的春卷皮,咬下去咔嚓作响。内里则嫩中带弹,口感恰到好处,脂香在高温的催化下更加浓厚。

大清早吃到这样的炸寸金,简直飘飘欲仙,未免也太消融人的意志了!

虽然肉山渐欲迷人眼,但南方人到底是讲究荤素搭配的,嗦粉吃肉之余,别忘了来一盘 淋菜。

淋菜并非粉店专属,夜宵档也很常见,其实就是 白灼蔬菜,再淋上特制的酱汁。

粉店的淋菜大多比较清淡,就地取材,用鸡油、芝麻、酱油等,清甜可口;专做淋菜的店铺,也会用豆瓣酱、孜然等去调味,有点“淋酱麻辣烫”的意思。

除去猪肠碌和捞粉,阳江还有一些更local的米制小吃,包括 炆粉、玛仔、刀切子、濑锅撑等等。 有些店铺会将这些品类并列,不过也有人指出玛仔其实是阳江人对米制品的统称。

以我这位外地食客的视角来看,这类小吃虽然名字不同,但 做法和形态或多或少都有相似之处。

比如吃到一家店的玛仔和刀切子,都是将米粉搓团擀片,再用刀切。

玛仔是规整的长条块, 你可以理解为阳江版广州濑粉or薄切汤年糕,汤汁浓稠。里面有虾干、蚝豉等海产干货提升鲜味,表面还要放大量葱花和虾皮。

入口滑爽,有咀嚼感,味道很浓。

刀切子则更细长一些。

海味版的配料非常豪华,能挖到鲜虾、鱼饼、腊肠、瘦肉等等材料。 汤底没有那么稠,更爽口鲜甜一些。

售卖这类小吃的店铺,一般也会搭配一些特色小吃。

比如炖到酥烂的 猪骨莲藕(魂穿我大武汉的感觉);卤煮入味,微甜微辣的芽菜猪红、牛杂等。

很有本地特色的是这种 鸡脚,比较脆弹的口感,上面会 撒大量芝麻花生碎,啃起来很香。

在一众清新的米制点心之外,还有一种浓墨重彩的例外,就是 鱼玛。

这是阳西的特色点心,将米粉调成浆,裹各种小海鲜,或是番薯、芋头一类碳水,油炸来吃。

粉浆轻薄,被炸到金黄酥脆, 咬开还有一层软嫩的粉包着食材,蘸椒盐格外香。

我个人最喜欢蚝仔的,用的是那种小蚝,颗颗会爆汁。

番薯也很好吃,香甜粉糯,和微咸的粉壳,是让人上瘾的鲜甜永动机。

顺带一提, 阳江的番薯也很出名,光彩尝时看到了不少番薯专卖店,其中很多知名品种~

吃饱后,消食糖水也得来一杯。

和很多广东城市一样,阳江也遍地都是 糖水店, 搭配没那么花里胡哨, 胜在真材实料,价格也是实惠到哭泣, 最便宜的只要4元一碗。

最经典的是 杏仁茶,都是自家每日新鲜磨煮, 丝滑浓郁,稠到能挂勺,杏仁味非常醇厚。

杏仁豆腐,嫩到像果冻但又没有胶感,入口即化,冰凉沁爽,满嘴杏仁香。

杏仁脑袋在阳江,真的会像老鼠掉进米缸,一天不喝五碗根本不过瘾。

另一种比较特色的 仙草,是真正用仙草熬成的,还能看到仙草本草的纤维,清甜微凉,有淡淡的草香。

凉茶也是本地一大特色。

阳江的凉茶和广州非常不一样,功效指向很强,而且一定是现场调配。

喉咙痛、积食、体虚、感冒等常见的症状,基本都有对应的凉茶, 老板会根据你的情况量身定制,每种的份量还有差别。

凉茶都是自家熬煮,有的店甚至 摆满各种药材,会磨成粉加进去,真如中药一般……

是否管用我不敢说,但看着老板一顿操作,至少能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

味道嘛,绝不能用好喝来形容,有些甚至把我苦得龇牙咧嘴。

不过每天连吃七八顿,晚上还是来一瓶比较安心。

02优质食材细腻烹饪

山与海的碰撞

阳江的城区虽小,但整体来看,它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东部、西部和北部为群山所环抱,南面濒临南海,物产之丰饶在省内也算名列前茅。

在阳江的饭店吃饭,你能感受到非常明显的 “山系”与“海系”两种特色。

海系:质朴无华的动人鲜美

广东沿海城市到处都有海鲜,阳江自然也不例外。但本地人日常 并不追求稀有豪华的贵价海鲜,常吃的反而是一些 常见的杂鱼。

这刺多的小鱼,实际 鲜味更浓,且每种小鱼的风味特点也不同,阳江人与隔壁懂吃的潮汕人一样,最爱捕捉这些美味价廉的日常食材。

懂吃会吃著称的潮汕人也喜欢吃小鱼鲜,讲得出每条手指粗的小鱼有什么特别,据说这些年潮汕人拿的小鱼鲜都不是本港的,全是从粤西调过去了。

此外阳江的 海域十分特殊,近海有大片红树林和滩涂 ,盛产生蚝、泥虫等特色食材(富含大量微生物,是这些特产的天然饵料),品质远超其他地区。

清早去菜市场转一圈,大大小小的摊位出售各色新鲜海产,目之所及以金鲳、马头、舌鳎、 泥蜢、狗棍仔、䲞鱼等为主。

阳江人就爱这一口质朴的鲜,连 烹饪都大道至简,主打一个返璞归真。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杂鱼汤。 分割也非常粗犷,直接对半切开,汤中除了鱼就只有冬瓜。

入口的一瞬间,鲜味便席卷整个味蕾。

不是那种给人“压迫感”的浓鲜,是 清甜中带着些许海味的鲜,天然去雕饰,温润爽口,让人能没有负担地一碗接一碗喝。

带我们吃饭的果园老板笑说,这是本地人最常喝的“ 长寿汤”,也就是杂鱼汤。

升级点的做法是 杂鱼煲。同样是随意组合分割的杂鱼,放在砂锅中,加葱段和清水煲熟。

不同鱼种带来不同维度的鲜美,相比杂鱼汤香气更浓,鲜味也更浓缩些。

除了杂鱼,阳江人也偏爱鱿鱼墨鱼这类小海鲜。

新鲜的 鱿鱼筒,放在冷柜里还亮晶晶像银河般发出细闪。

放点葱段青红椒白灼,脆、嫩、弹、鲜、甜,不需要蘸芥末酱油就足够好吃。

想要香一点,也有干焗的做法可选。

放了大量的葱段,又有酱油提味,干香十足。 外皮焗得微焦,内部依然弹嫩,下饭也下酒。

墨鱼一般就是做饼了,墨鱼饼在广东处处可见,但阳江的这一盘,真的不一样!

因为这墨鱼饼是手剁的, 就像剁肉馅那样,不靠搅打上劲或者机器磨浆,纯靠刀剁使墨鱼变成细腻的颗粒并凝结到一起。

你能吃到明显的颗粒感,且有种胶胶润润的口感,比一般的墨鱼饼更弹糯丰腴。

更妙的是,有的店会在墨鱼饼里放新鲜的橙子皮!

嚼着嚼着就传来一阵 清新甜美的果香,化解油腻又提香增味,是阳江人藏在平凡菜式中的细腻~

不过来阳江最要大快朵颐的,一定是 生蚝,而且必须要去程村吃。

程村蚝是阳江阳西县的特产,也是 国家地理标品。 据说蛋白质含量、锌含量格外高,吃起来鲜甜软嫩。

我们去时是六月,其实并非生蚝最肥美的12月,但在路边摊贩看到的生蚝个个肥美圆润, 品质和大小完全不输北方的冷水蚝。

程村的餐厅基本都以生蚝为主题, 做法多至几十种,清蒸、蒜蓉只是基础,还有串烧、盐焗、粥水浸、金沙等等可以选择,放眼全国也算是独一份了。

我和开苏老师也就两人,没法替大家全都吃一遍,只选了几种,但火针每种都好吃,每种都不一样!

串烧就是刷酱烧烤的做法,烤后的生蚝带一点炙烤香气,咬开后依然肥嫩有汁,表层刷的酱能吃出来以蚝油为主,浓厚咸鲜,蚝味十足。

金沙蚝也是好吃,外层裹了足量的咸蛋黄, 炸至起沙。内部的生蚝还很多汁,和酥脆的外壳形成口感反差,很香很下酒。

还有 盐焗生蚝,放在粗盐中焗烤,火候把握得当,是三种做法里最原汁原味,也最细嫩的。

虽然经过较复杂的烹饪,但这些菜基本都 保留了生蚝的鲜甜,吃口细腻绵密,没有任何腥味。

这是因为程村蚝的养殖环境非常好,吃完饭散步去码头,能看到大片红树林。

程村蚝场就在远处河水的出海口, 咸淡水海域有丰富的微生物,格外适合生蚝生长积累养分。

除了新鲜生蚝,程村每家每户都有 蚝豉和蚝油售卖。

蚝豉就是晒干的生蚝,自然晾晒后浓缩了鲜味,一般用来煲汤煲粥, 用芥菜和咸蛋打个清汤就足够鲜美。

而蚝油则是真正 纯生蚝制作无添加的,比市卖的便宜蚝油要"鲜"得强势。

上面提到的品类在饭店酒楼最为常见,而阳江人日常吃海鲜,还有夜宵排档这一选择。

大排档出品,以海鲜粥、爆炒等为主,一改清新模样,下油下料都更猛,会更有烟火气。

其中一碗 泥虫粥,让我魂牵梦萦,哪怕白天已经饱餐五顿,但还是能喝得一粒米都不剩。

料非常足,小小一碗粥,铺满泥虫、血蚶、瘦肉,表面飘着金灿灿的鸡油,米已经熬煮开花,光看描述你们已经能想象到有多鲜了吧……

泥虫脆、血蚶爆汁,米粒入口即化, 米的香甜夹杂着海鲜的鲜甜,似连环绵掌,把人鲜得晕头转向。

好吃其实没有秘诀,就是靠 扎实的火候和食材。

比如粥底要 用鸡汤熬煮一个下午,熬出绵润的米油,让鸡的风味完全渗透进米中。

而 泥虫则是来自阳江滩涂的馈赠,这是一种栖息在潮水地带草类泥沙中的海产。因为阳江近海有红树林分布,天然盛产泥虫。

它 自带爽脆鲜甜buff,入口好似厚实版鹅肠,又像薄切的黄喉,味道非常鲜甜。

可以熬粥,也可以直接葱油白灼,好吃到难以形容,没有任何海鲜可以替代。

除了泥虫,夜宵排档上比较 常见的海鲜就是螃蟹、虾姑、长尾螺这类,做法以爆炒、椒盐为主。

河堤街是阳江本地人最常去的夜宵一条街,基本都是老字号,海鲜生猛,品质很有保障。

爆炒花蟹个头肉满,煎到焦香四溢,牢牢锁住肉汁,啃起来咸鲜浓郁,要比饭店出品重口不少。

椒盐虾姑也是调味重手,先嗦壳,再取肉, 每一支都饱满带红膏,吃得人满手满嘴都是油。

山系:色香俱全的浓厚风味

吃完海产,还有 气势磅礴的肉山肉海等着人去探索。

山系菜其实是我自己分的类, 以鸡鸭鹅猪等肉禽为主,兼有一些山野河鲜,做法和调味风格都与海鲜不同,大多肥润香浓。

所以说啊,在阳江,嘴巴是一点没空歇息,因为好吃的太多,根本不重样!

在广东,自然要吃鸡。本地人吃鸡的审美更偏粤西,追求紧实弹牙的肉感,以及浓郁的鸡味。

还是在河堤夜宵街,你能看到满满一条街的 白切鸡店。没错,阳江人甚至更喜欢把白切鸡作为夜宵。

本地土鸡没有“清远鸡”、“湛江鸡”这么出名,但味道一流。

皮脆肉紧,在嫩和韧中间有个完美平衡,是省内省外人都能欣赏的好鸡。

鸡也有盐焗等其他做法,不过个人最喜欢的其实是这道 萝卜仔煲鸡。

用的鸡比白切鸡鸡龄短,放了农家腌制的萝卜干, 腌制时间并不久,颜色还是黄晶晶的。

放些葱段一煲,哇,那个 汤的甘甜感,真是一绝。

除了白切鸡,在阳江还有 白切鸭白切鹅,不过在市区并不常见,而是以阳西县出品为佳。

鸭和鹅虽然是白切,但调味会更丰富,主打一个油润芳香。

比如这盘白切鸭,水煮时已经调过底味,自带盐水鸭般的咸鲜感。分切摆盘后再 淋大量芝麻和香料油,入口要比白切鸡更紧实咸香。

白切鹅和白切鸭一样,不过除了鹅肉,各色鹅杂也很受欢迎。

我们去的这家店,进门就看到一大箩筐炒熟的芝麻,你大概猜不到,这是白切鹅的灵魂调料!

做白切鹅,基本都是 用3-5年的鹅乸(母鹅), 先在药材香料汤里浸煮,然后淋芝麻碎和香油,让香气直冲云霄。

此外老板还要送一碟蘸料,里面是更多芝麻颗粒和香油酱油。

原本就油润的鹅肉在这蘸料中打个滚, 通身像鎏了金般闪闪发光,入口香气爆炸,浓郁的油香把紧实的鹅肉衬得格外芳醇丰腴。

来到白切鹅店,不吃一碗特色 鹅乸饭说不过去。

将鹅肉剔骨去皮剁碎,放葱花芝麻等配菜同米饭一起翻炒。炒好的饭 粒粒分明,十足干爽,有浓浓的锅气。

除了鹅乸饭,阳江人还爱吃 海胆饭、生蚝饭、血鳝饭,可惜两个人实在没那么大胃容量,感兴趣的朋友请务必去阳江亲自尝试!

除了鸡鸭鹅,阳江的猪也很好吃!

特别是阳春一带。或许是因为被山峦环绕,当地的猪都是跑地小山猪的原因吧,肉香很足。

这道 春砂仁焗排骨,是每个去阳江的人必吃的代表菜色,很香很香。

春砂仁是阳春特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品。《中国药学大辞典》这么描述它的滋味:“阳春砂仁饱满坚实,气味芬烈,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

是的,春砂仁最突出的优点就是香, 香气很复杂也很难形容。我出于好奇嗦过炒熟的春砂仁,有点姜+草果+八角+陈皮等各类香料集合体的感觉。

用它来焗排骨,可想而知肯定很好吃啊,毕竟是浓缩了各种香料的精华嘛!

更别说,还是铺满整个盘子的用量!

排骨焗成深色,充分吸收了春砂仁的风味,吃起来是 肉香脂香混合着丰富的香料气息,让人印象深刻。

或许是在山区的缘故,很多 猪肉类的菜肴也有丝丝客家菜的影子。

比如 猪蹄,用卤水卤制酱油吃,粗犷地保留了大量油脂,肉香原始,不加修饰。

笋炒肉,不腌制裹粉上浆,大片爆炒,笋清脆,肉紧实,吃一个原汁原味。

还有 大肠煲,并没有煮至软烂,反而 更像客家炒生肠,口感偏韧,越嚼越香。

此外也有不少很有趣的菜式。

比如这盘 酸甜骨,做法就很像 广式咕咾肉+东北溜肉段的结合体。将排骨裹粉油炸,然后放青椒洋葱溜炒,最后勾一层酸甜酱汁。

外壳脆内里嫩而有汁,是大人小孩都无法抗拒的快乐味道。

还有一道 番茄咸蛋,也是脑洞大开的特色菜。

番茄切厚片,内部嵌入咸蛋黄,煎至定型后再勾一道用番茄酱制成的酸甜芡汁。

果味蛋香融合,酸甜咸鲜辉映,这什么天才搭配!

南瓜烙,近到潮汕,远到东北都能找到的吃法。

阳江山区的南瓜、番薯和芋头品质格外好,所以以这三种食材做成的菜就格外香。

如果食运好,碰巧去对了店(比如我),还能吃上一些 山野小河鲜。

比如山区溪水里捕捞的 小河虾,活蹦乱跳野性十足。

葱姜水白灼,就是最合适的吃法。

肉很紧实脆嫩,有河虾那种能反映水质的甘甜。

黄蚬,也是鲜掉眉毛的一类河鲜,很多地方都会吃。

这里的做法是用丝瓜煲, 清甜的汁水钻进蚬肉中,汤汁鲜到忍不住直接舀来喝。

山区还 盛产各种药材,去菜市场就能看到不少小摊售卖。春砂仁根、石橄榄、凉粉草、茅根等等,多用来煲汤或者煲凉茶。

我们在餐厅就喝到一煲 鲜五叶神炖猪肺,汤色清澈如泉,入口先是微苦,而后立即转鲜,最后是余韵悠长的回甘。

* * *

写到这里,我们的阳江美食列车也就到站了。

短短五天,自然没法将阳江的饮食风貌完整呈现。作为一名从来没有来过阳江的游客,在独立调研后,已经算是吃到了精华,虽有缺漏,但也为下次再来留下了念想。

离开阳江后我最大的感触是, 不要小看任何一座城市。毕竟中国地大物博,而阳江依山傍海,虽不算出圈,但 也有自己的骄傲与高光。

这是一座物产丰富的美食小城, 平淡中蕴含细腻,低调中遍地宝藏。如果你还没去过,不妨下次到广东后专程去吃吃逛逛,肯定也能收获满满惊喜!

图文 - +7 / 编辑 - mmr

后期 - 大桴 / 设计 - 猪弟

感谢开苏陪吃正规可靠实盘配资炒股平台,SunSun老师提供建议

发布于:上海市